1.前言「如何選購電腦?」「什麼樣的電腦適合做AE(After Effects)動畫?」
這個問題大概在AE社團被問了無數次,讓我覺得應該要認真寫一篇文章,來一次回答所有人問題。
這篇文是針對初次組電腦的人所寫,裡面推薦的東西不一定是最高CP值(性價比),但起碼是主流安全牌不會出大錯,所有提到的廠牌都屬於個人偏好,僅供參考。
系統上有分PC跟MAC,是兩個不同世界,所以我會分兩部分說明。
中間會盡量用簡單的方式說明,如果對專有名詞非常頭痛,又想買MAC的人,可以直接跳過第2章。
PC是指常見的微軟Windows系統,例如Win7、 Win10。
MAC是指Apple的Mac OS系統,就是做iPhone那家,這個系統一般人很少碰到,大多是設計或是動畫領域的人會用到。
2.買前須知買電腦只要決定CPU跟顯示卡,基本上就搞定一半
什麼是CPU? 中文翻譯叫處理器,你可以理解成大腦,也是一台電腦最重要的東西,常聽到雙核心或四核心,就是指裡面放了幾顆CPU,你可以想像一個人有很多大腦,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,哇…好像很厲害,這個數字當然越高越好,但價格也會越高,一般使用者用到四核心就算是頂標了。
CPU兩大廠牌Intel跟AMD,網路上兩派都有廣大使用者,分析文章超多講不完,但如果你硬要我選,我會選Intel,因為我覺得比較好(省略約一萬字)。
什麼是顯示卡? 俗稱顯卡,有在玩遊戲的人應該不陌生,他是影響遊戲順不順暢的關鍵,通常做3D的人也是必備顯示卡,但因為AE對顯示卡支援度不高,所以採購的時候我不會特別放在顯卡。
顯示卡又分「遊戲顯卡」跟「繪圖顯卡」,遊戲顯卡比較便宜,主要針對一般大眾,繪圖顯卡比較貴,主要針對專業繪圖,但像AE對顯卡支援度本來就低,拿繪圖顯卡浪費,而且目前很多插件都支援遊戲顯卡,如果是我還是會選遊戲顯卡。目前我身邊的3D使用者,也大多是拿遊戲顯卡,所以繪圖顯卡到底好不好,我只能說見仁見智,沒預算直接買遊戲顯卡最划算。
顯示卡兩大廠牌Nvidia 跟AMD,到底誰強也是網路上爭論不休的話題,以前Adobe的確對Nvidia的支援比較好,但最近也對AMD越來越好,這個之間細部的差異我們今天沒辦法討論,如果你硬要我選,我會選Nvidia,因為我覺得比較好(省略約一千萬字)。
選好CPU跟顯示卡,剩下的東西都很好搭配,每個人喜好的廠牌不同,很難推薦,如果你懶得搭配,可以選好CPU跟顯卡,直接請店員幫你組剩下配件,這是最簡單的方式,他會幫你把適合的主機板跟記憶體(RAM)裝上去,多少電源他也會幫你算好,通常預算2萬的電腦,CPU跟顯示卡會佔到1萬,剩下零件加起來差不多1萬(不含螢幕),如果超多太多,再請人幫忙看有沒有被坑。
如果你真的很怕被坑錢,請別人開完報價單之後,可以來原價屋查價,這裡的價格基本上就是公定價格,每天即時更新,通常幫忙組電腦還是要賺一點利潤,但如果跟這裡落差太大那可能就有問題。
原價屋線上估價 http://www.coolpc.com.tw/evaluate.php
3.抓清楚大方向買電腦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需求,買了電腦是要拿來做什麼?
如果單純做平面設計(PS+AI),偶爾做AE,不太用3D,那可以考慮MAC,因為效能不會很吃重。
如果是要做AE,那CPU跟RAM很重要,因為CPU影響算圖時間,RAM影響AE的穩定度跟預覽長度,尤其AE比起其他軟體真的非常吃RAM,一般8G的RAM我都覺得太少,16G可以讓你執行的比較順利,而且不用花太多預算。
最近AE也有一個東西叫GPU加速,這個東西有顯卡就會跑比較快,像是常見的外掛Element 3D就支援GPU加速,預覽速度會比較快,所以不是說AE完全不支援顯卡,只是支援顯卡的部分不多。AE為主,不常做3D的話,顯卡的價格理論上不會超過CPU,往這個大方向就可以了。
如果是主要做3D,顯示卡是必備的,前面已經說過我會選遊戲顯卡,除非你真的不玩任何遊戲,如果你要玩最新最潮的VR遊戲,顯卡最低需求是GTX970。還有一件事情,顯示卡是加速預覽,但並不會加速一般算圖,算圖還是靠CPU,所以CPU也不要太差,除非你會用到GPU算圖(像是Octane)。
想了解更多算圖知識,可以閱讀社團這篇討論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AE.MG.TW/1336017013096661/
做3D的話我是建議不要考慮MAC,也不要買筆電,直接買PC主機,可以讓你的人生少一些痛苦。因為3D非常吃效能,算圖時間累積起來很可觀,不要想著你可以帶筆電到處工作,我有好幾位朋友因為期末來不及算圖,或是電腦算到整台發燙的慘痛經驗。
4.如果你想買MAC看到這邊已經頭昏眼花,對於電腦配備一無所知,也不想了解的人,你可以考慮買MAC電腦。
MAC電腦有幾個最大優勢,你不需要了解這麼多知識,因為跟套裝電腦一樣已經配好,可以選擇的範圍非常小,你只需要考慮自己預算有多少。而且MAC是一體成形,不會有不同廠牌衝突的問題,穩定度高,外型又美觀,螢幕顏色又漂亮,缺點就是比較貴。
一般使用者不用考慮MacPro,因為起跳價是十幾萬,大部分我推薦買iMac就夠用。
官方網頁 http://www.apple.com/tw/shop/buy-mac/imac
裡面選項也非常簡潔,螢幕只有兩種尺寸,有低中高三種規格,每一種都差不多,只有CPU跟顯示卡等級不同,看你預算有多少,就知道要買哪個等級。如果做平面設計,平常只用AI,那最低配備就夠用,如果需要做到AE,可以考慮中高,要做到3D,直接衝最高配備,或是考慮換PC。
有一些預算買不起MAC,但又想用MAC的人,會考慮所謂的「黑蘋果」,就是用PC主機灌MAC系統,這個做法我不推薦,如我上面所說,MAC的優點是穩定而且美觀,但黑蘋果不具備以上優點,而且因為系統是破解後強制灌進去,並非官方版,所以穩定度會比較PC還差,效能也沒有比較好,還不如用PC。
5.如果你想買PC這邊是整篇文章最難打的地方。
PC開清單困難的原因有幾個,廠牌真的很看個人偏好跟運氣。像是硬碟,我個人絕對不買WD,因為壞過兩顆WD硬碟,有保固沒用,因為資料救不回來,只是賠你一顆新的,但我身邊依然有人很愛。網路上評價不好的Seagate硬碟,我用的超順都沒出問題,產品有分良率,你可能剛好拿到沒問題的那個,或是某個評價超高的品牌你一買就壞。網路上超多開箱文,但你怎麼知道哪幾個是業配文,有人大推某牌可能只是在出清庫存。
品 名
產 品 名 稱
備 註
數量
小 計
處理器 CPU
Intel I5-6400【四核】2.7GHz(↑3.3GHz)/6M/HD530/65W【代理】【搭機價】
Intel Skylake六代1151腳位 14nm
1
5340
主機板 MB
技嘉 B150M-DS3P(獨家)(M-ATX/1A1D1H/U3.1/M.2/i網/四年)
Intel 1151/B150/DDR4
1
2990
記憶體 RAM
美光 8G DDR4-2133
桌上型記憶體 DDR4
2
2598
硬碟
Intel 600P 256G/M.2 PCIe 2280/讀:1570M/寫:540M/TLC顆粒/五年/組裝價
Toshiba 2TB (DT01ACA200)/64M/7200轉/三年保
M.2(NGFF) SSD固態硬碟
3.5" SATA3 HDD
1
1
2650
2390
顯示卡VGA
微星 GTX 1050 2G OC(1518MHz)17.7cm.單風扇.註冊四年保固
NVIDIA GTX1050 (無類比)(送遊戲3選1)
1
3790
電源供應器
曜越 TR2-450 Bronze(450W)5年保/80+ 銅牌/主日系
曜越科技 三年換新最有心
1
1199
含稅 現金價:20957 任搭現省 220 現金優惠價:20737
品 名
產 品 名 稱
備 註
數量
小 計
處理器 CPU
Intel I7-6700【四核】3.4GHz(↑4.0GHz)/8M/HD530/65W【代理】【搭機價】賣
Intel Skylake六代1151腳位 14nm
1
9390
主機板 MB
華碩 Z170-AR(獨家)(ATX/1H1P/U3.1/M.2/i網/五年)*送華碩 SICA(白盒)電競鼠
Intel 1151/Z170/DDR4
1
4690
記憶體 RAM
美光 16G DDR4-2400【美光半導體Wafer原生2400系列】組裝價
桌上型記憶體 DDR4
3
7740
硬碟
Intel 600P 512G/M.2 PCIe 2280/讀:1770M/寫:560M/TLC顆粒/五年/組裝價
Toshiba 3TB (DT01ACA300)/64M/7200轉/三年保【送KITTY有線滑鼠(KT-L11)】
M.2(NGFF) SSD固態硬碟
3.5" SATA3 HDD
1
1
4688
3190
顯示卡VGA
微星 GTX 1060 ARMOR 6G OCV1(鎧甲虎)(1759MHz)(四年保固)27.5cm
NVIDIA GTX1060(無類比)(送遊戲3選1)
1
8900
電源供應器
曜越 TP 550W/80+金牌/主日系/5年保/14cm/半模組化(TPD-0550M), $2190 ★ 熱賣
曜越科技 三年換新最有心
1
2190
含稅 現金價:40788 任搭現省 450 現金優惠價:40338
再次聲明上面的清單僅供參考,上面提到的廠牌我都沒收錢(可憐沒人要找我業配),真的就只是我的個人偏好,可以自行替換喜歡的品牌。
我一般配電腦的步驟是這樣,先選CPU,選擇方式看預算,提醒一點,清單上你會看到I7-6700K,後面有加「K」是給超頻使用,而且沒有附風扇,通常要超頻都會另外買散熱,網路上是建議假設沒有要超頻,買I7-6700就行了。
在選CPU的時候你可以看是哪一種腳位,目前常見的腳位分1150、1151、2011 ,選完CPU之後找一個可以搭配的主機板,挑一個喜歡的品牌就行了。
接著選RAM,看主機板最多可以插幾條,假設有4個空位,你可以先插兩條8G,之後要是不夠用再繼續升級。RAM目前有分DDR3跟DDR4,坦白說兩者差異不大,價格也沒差很多,想插哪個都行。
硬碟現在都會建議買一個傳統硬碟(3.5吋那種),加一顆SSD或M2當C槽,主要拿來放系統跟軟體,執行跟開機速度會比較快。
3C產品淘汰很快,你剛組完電腦,下個月出一張新顯卡,舊卡價格瞬間狂掉,馬上虧幾千塊,這種事情也是會發生,所以我買電腦的時候不一定會追求最極致的清單,為了比較兩個主機板哪一個好,可能會花掉你一整天時間在爬文,爬到的文又不知道有沒有可信度,分數僅供參考,使用起來的差距可能根本感覺不到,終於選定一個CP值最高主機板,然後下個月又出新產品,你又會覺得自己的不是那麼好。
原價屋上面不定期都會有促銷,如果你想追求便宜,可以優先考慮促銷產品,如果沒有特別偏好,跟著主流走也是可以,上面有標示「熱賣」的紅色選項你都可以考慮,把那些選購時間省下來,去增加自己產值,會比省個幾百塊有價值。
6.如果要比較PC跟MAC常常被問到PC跟MAC比較問題,要比較兩者差異很困難,所以我以iMac基本款去組了一個同等規格PC來做說明。
27吋iMac 基本款組裝PC
處理器CPU3.2GHz 四核心 Intel Core i5,Turbo Boost 可達 3.6GHzIntel I5-6500【四核】3.2GHz(↑3.6GHz)/6M/HD530/65W, $6400
主機板MB 華碩 B150I PRO GAMING/WIFI/AURA(mini-ITX/1D1H/U3/M.2/i網/WIFI AC+BT4.1), $3490
記憶RAM8GB 1867MHz DDR3 SDRAM - 兩條 4GBUMAX 4G DDR4-2133, $710
硬碟1TB Serial ATA 硬碟 @ 7200 rpmToshiba 1TB (DT01ACA100)/32M/7200轉/三年保, $1680
顯示卡配備 2GB 視訊記憶體的 AMD Radeon R9 M380微星 GTX 960 2GD5T OC(鎧甲虎)(2G GDDR5)27.3cm.三年保固, $4390
電源供應器 曜越 TR2-500 P(500W)5年保/80+ 銅牌/主日系, $1590
鍵盤Magic Keyboard羅技 K270 多媒體鍵盤/無線/2.4GHz Unifying接收器, $629
滑鼠Magic Mouse 2羅技 B170 無線光學滑鼠(黑)/無線/1000dpi, $299
螢幕27吋Retina 5K螢幕(難以比較)
總計NT$61900NT$19648比較有爭議的是顯示卡跟螢幕部分,因為iMac是筆電用顯卡,所以本來效能就會比較差,GTX 960顯卡絕對是完勝,而iMac的最新賣點是Retina 5K螢幕,MAC在螢幕上一直是領先業界沒錯,目前普遍4K螢幕,售價也要1~3萬之間,乍看之下已經追平。
但以iMac的規格,坦白說連4K動畫專案都很難執行,是否要捨棄效能換一個超好螢幕,值得考慮一下。
總歸一句話,要輕鬆+要好看+不缺錢選MAC。要效能+要擴充+錢不多選PC。
7.結論先講我自己使用電腦的過程
2007年大一時買了一台2萬的PC,一直用到畢業後,中間有陸續升級
2013年進公司是使用6萬的iMAC(約2011年款)
2014年花了約9萬自己組了一台工作用PC
2016年花了約5萬組了一台家用PC,效能沒有比上一台好,但需求不同
2016年花了約1萬6買了一台二手MacBook Air(2013年款)
初期還沒開始賺錢,預算不多的時候,我建議買PC,主機螢幕加起來2~3萬差不多夠了,效能不用一次衝到頂,可以慢慢擴充,而且電腦配備價格跌很快,可能每個月都會跌一次,四年後同樣花3萬,你會發現可以買到比你當年好很多的電腦。
我上面PC的清單只有開到5萬多,這已經是一般使用者的頂標,如果要再往上,例如六核心八核心,這價格就不是加一點,會直接跳到8、9萬的範圍,因為你CPU升級,主機板也要升級,RAM也要加上去,可能還要插4張顯卡,甚至需要換一套新的散熱,全部配備價格都會往上拉,那錢包真的要夠深。
我已經有桌上型PC的情況下,筆電就會考慮買MacBook Air,他的確夠輕薄,外型好看,適合帶出去開會,而不需要拿來做專案,偶爾要PC跟MAC檔案轉換也可以拿來用,二手MAC其實保存都不錯,假設你不要求新,其實滿划算的。
這個問題大概在AE社團被問了無數次,讓我覺得應該要認真寫一篇文章,來一次回答所有人問題。
這篇文是針對初次組電腦的人所寫,裡面推薦的東西不一定是最高CP值(性價比),但起碼是主流安全牌不會出大錯,所有提到的廠牌都屬於個人偏好,僅供參考。
系統上有分PC跟MAC,是兩個不同世界,所以我會分兩部分說明。
中間會盡量用簡單的方式說明,如果對專有名詞非常頭痛,又想買MAC的人,可以直接跳過第2章。
PC是指常見的微軟Windows系統,例如Win7、 Win10。
MAC是指Apple的Mac OS系統,就是做iPhone那家,這個系統一般人很少碰到,大多是設計或是動畫領域的人會用到。
2.買前須知買電腦只要決定CPU跟顯示卡,基本上就搞定一半
什麼是CPU? 中文翻譯叫處理器,你可以理解成大腦,也是一台電腦最重要的東西,常聽到雙核心或四核心,就是指裡面放了幾顆CPU,你可以想像一個人有很多大腦,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,哇…好像很厲害,這個數字當然越高越好,但價格也會越高,一般使用者用到四核心就算是頂標了。
CPU兩大廠牌Intel跟AMD,網路上兩派都有廣大使用者,分析文章超多講不完,但如果你硬要我選,我會選Intel,因為我覺得比較好(省略約一萬字)。
什麼是顯示卡? 俗稱顯卡,有在玩遊戲的人應該不陌生,他是影響遊戲順不順暢的關鍵,通常做3D的人也是必備顯示卡,但因為AE對顯示卡支援度不高,所以採購的時候我不會特別放在顯卡。
顯示卡又分「遊戲顯卡」跟「繪圖顯卡」,遊戲顯卡比較便宜,主要針對一般大眾,繪圖顯卡比較貴,主要針對專業繪圖,但像AE對顯卡支援度本來就低,拿繪圖顯卡浪費,而且目前很多插件都支援遊戲顯卡,如果是我還是會選遊戲顯卡。目前我身邊的3D使用者,也大多是拿遊戲顯卡,所以繪圖顯卡到底好不好,我只能說見仁見智,沒預算直接買遊戲顯卡最划算。
顯示卡兩大廠牌Nvidia 跟AMD,到底誰強也是網路上爭論不休的話題,以前Adobe的確對Nvidia的支援比較好,但最近也對AMD越來越好,這個之間細部的差異我們今天沒辦法討論,如果你硬要我選,我會選Nvidia,因為我覺得比較好(省略約一千萬字)。
選好CPU跟顯示卡,剩下的東西都很好搭配,每個人喜好的廠牌不同,很難推薦,如果你懶得搭配,可以選好CPU跟顯卡,直接請店員幫你組剩下配件,這是最簡單的方式,他會幫你把適合的主機板跟記憶體(RAM)裝上去,多少電源他也會幫你算好,通常預算2萬的電腦,CPU跟顯示卡會佔到1萬,剩下零件加起來差不多1萬(不含螢幕),如果超多太多,再請人幫忙看有沒有被坑。
如果你真的很怕被坑錢,請別人開完報價單之後,可以來原價屋查價,這裡的價格基本上就是公定價格,每天即時更新,通常幫忙組電腦還是要賺一點利潤,但如果跟這裡落差太大那可能就有問題。
原價屋線上估價 http://www.coolpc.com.tw/evaluate.php
3.抓清楚大方向買電腦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需求,買了電腦是要拿來做什麼?
如果單純做平面設計(PS+AI),偶爾做AE,不太用3D,那可以考慮MAC,因為效能不會很吃重。
如果是要做AE,那CPU跟RAM很重要,因為CPU影響算圖時間,RAM影響AE的穩定度跟預覽長度,尤其AE比起其他軟體真的非常吃RAM,一般8G的RAM我都覺得太少,16G可以讓你執行的比較順利,而且不用花太多預算。
最近AE也有一個東西叫GPU加速,這個東西有顯卡就會跑比較快,像是常見的外掛Element 3D就支援GPU加速,預覽速度會比較快,所以不是說AE完全不支援顯卡,只是支援顯卡的部分不多。AE為主,不常做3D的話,顯卡的價格理論上不會超過CPU,往這個大方向就可以了。
如果是主要做3D,顯示卡是必備的,前面已經說過我會選遊戲顯卡,除非你真的不玩任何遊戲,如果你要玩最新最潮的VR遊戲,顯卡最低需求是GTX970。還有一件事情,顯示卡是加速預覽,但並不會加速一般算圖,算圖還是靠CPU,所以CPU也不要太差,除非你會用到GPU算圖(像是Octane)。
想了解更多算圖知識,可以閱讀社團這篇討論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AE.MG.TW/1336017013096661/
做3D的話我是建議不要考慮MAC,也不要買筆電,直接買PC主機,可以讓你的人生少一些痛苦。因為3D非常吃效能,算圖時間累積起來很可觀,不要想著你可以帶筆電到處工作,我有好幾位朋友因為期末來不及算圖,或是電腦算到整台發燙的慘痛經驗。
4.如果你想買MAC看到這邊已經頭昏眼花,對於電腦配備一無所知,也不想了解的人,你可以考慮買MAC電腦。
MAC電腦有幾個最大優勢,你不需要了解這麼多知識,因為跟套裝電腦一樣已經配好,可以選擇的範圍非常小,你只需要考慮自己預算有多少。而且MAC是一體成形,不會有不同廠牌衝突的問題,穩定度高,外型又美觀,螢幕顏色又漂亮,缺點就是比較貴。
一般使用者不用考慮MacPro,因為起跳價是十幾萬,大部分我推薦買iMac就夠用。
官方網頁 http://www.apple.com/tw/shop/buy-mac/imac
裡面選項也非常簡潔,螢幕只有兩種尺寸,有低中高三種規格,每一種都差不多,只有CPU跟顯示卡等級不同,看你預算有多少,就知道要買哪個等級。如果做平面設計,平常只用AI,那最低配備就夠用,如果需要做到AE,可以考慮中高,要做到3D,直接衝最高配備,或是考慮換PC。
有一些預算買不起MAC,但又想用MAC的人,會考慮所謂的「黑蘋果」,就是用PC主機灌MAC系統,這個做法我不推薦,如我上面所說,MAC的優點是穩定而且美觀,但黑蘋果不具備以上優點,而且因為系統是破解後強制灌進去,並非官方版,所以穩定度會比較PC還差,效能也沒有比較好,還不如用PC。
5.如果你想買PC這邊是整篇文章最難打的地方。
PC開清單困難的原因有幾個,廠牌真的很看個人偏好跟運氣。像是硬碟,我個人絕對不買WD,因為壞過兩顆WD硬碟,有保固沒用,因為資料救不回來,只是賠你一顆新的,但我身邊依然有人很愛。網路上評價不好的Seagate硬碟,我用的超順都沒出問題,產品有分良率,你可能剛好拿到沒問題的那個,或是某個評價超高的品牌你一買就壞。網路上超多開箱文,但你怎麼知道哪幾個是業配文,有人大推某牌可能只是在出清庫存。
品 名
產 品 名 稱
備 註
數量
小 計
處理器 CPU
Intel I5-6400【四核】2.7GHz(↑3.3GHz)/6M/HD530/65W【代理】【搭機價】
Intel Skylake六代1151腳位 14nm
1
5340
主機板 MB
技嘉 B150M-DS3P(獨家)(M-ATX/1A1D1H/U3.1/M.2/i網/四年)
Intel 1151/B150/DDR4
1
2990
記憶體 RAM
美光 8G DDR4-2133
桌上型記憶體 DDR4
2
2598
硬碟
Intel 600P 256G/M.2 PCIe 2280/讀:1570M/寫:540M/TLC顆粒/五年/組裝價
Toshiba 2TB (DT01ACA200)/64M/7200轉/三年保
M.2(NGFF) SSD固態硬碟
3.5" SATA3 HDD
1
1
2650
2390
顯示卡VGA
微星 GTX 1050 2G OC(1518MHz)17.7cm.單風扇.註冊四年保固
NVIDIA GTX1050 (無類比)(送遊戲3選1)
1
3790
電源供應器
曜越 TR2-450 Bronze(450W)5年保/80+ 銅牌/主日系
曜越科技 三年換新最有心
1
1199
含稅 現金價:20957 任搭現省 220 現金優惠價:20737
品 名
產 品 名 稱
備 註
數量
小 計
處理器 CPU
Intel I7-6700【四核】3.4GHz(↑4.0GHz)/8M/HD530/65W【代理】【搭機價】賣
Intel Skylake六代1151腳位 14nm
1
9390
主機板 MB
華碩 Z170-AR(獨家)(ATX/1H1P/U3.1/M.2/i網/五年)*送華碩 SICA(白盒)電競鼠
Intel 1151/Z170/DDR4
1
4690
記憶體 RAM
美光 16G DDR4-2400【美光半導體Wafer原生2400系列】組裝價
桌上型記憶體 DDR4
3
7740
硬碟
Intel 600P 512G/M.2 PCIe 2280/讀:1770M/寫:560M/TLC顆粒/五年/組裝價
Toshiba 3TB (DT01ACA300)/64M/7200轉/三年保【送KITTY有線滑鼠(KT-L11)】
M.2(NGFF) SSD固態硬碟
3.5" SATA3 HDD
1
1
4688
3190
顯示卡VGA
微星 GTX 1060 ARMOR 6G OCV1(鎧甲虎)(1759MHz)(四年保固)27.5cm
NVIDIA GTX1060(無類比)(送遊戲3選1)
1
8900
電源供應器
曜越 TP 550W/80+金牌/主日系/5年保/14cm/半模組化(TPD-0550M), $2190 ★ 熱賣
曜越科技 三年換新最有心
1
2190
含稅 現金價:40788 任搭現省 450 現金優惠價:40338
再次聲明上面的清單僅供參考,上面提到的廠牌我都沒收錢(可憐沒人要找我業配),真的就只是我的個人偏好,可以自行替換喜歡的品牌。
我一般配電腦的步驟是這樣,先選CPU,選擇方式看預算,提醒一點,清單上你會看到I7-6700K,後面有加「K」是給超頻使用,而且沒有附風扇,通常要超頻都會另外買散熱,網路上是建議假設沒有要超頻,買I7-6700就行了。
在選CPU的時候你可以看是哪一種腳位,目前常見的腳位分1150、1151、2011 ,選完CPU之後找一個可以搭配的主機板,挑一個喜歡的品牌就行了。
接著選RAM,看主機板最多可以插幾條,假設有4個空位,你可以先插兩條8G,之後要是不夠用再繼續升級。RAM目前有分DDR3跟DDR4,坦白說兩者差異不大,價格也沒差很多,想插哪個都行。
硬碟現在都會建議買一個傳統硬碟(3.5吋那種),加一顆SSD或M2當C槽,主要拿來放系統跟軟體,執行跟開機速度會比較快。
3C產品淘汰很快,你剛組完電腦,下個月出一張新顯卡,舊卡價格瞬間狂掉,馬上虧幾千塊,這種事情也是會發生,所以我買電腦的時候不一定會追求最極致的清單,為了比較兩個主機板哪一個好,可能會花掉你一整天時間在爬文,爬到的文又不知道有沒有可信度,分數僅供參考,使用起來的差距可能根本感覺不到,終於選定一個CP值最高主機板,然後下個月又出新產品,你又會覺得自己的不是那麼好。
原價屋上面不定期都會有促銷,如果你想追求便宜,可以優先考慮促銷產品,如果沒有特別偏好,跟著主流走也是可以,上面有標示「熱賣」的紅色選項你都可以考慮,把那些選購時間省下來,去增加自己產值,會比省個幾百塊有價值。
6.如果要比較PC跟MAC常常被問到PC跟MAC比較問題,要比較兩者差異很困難,所以我以iMac基本款去組了一個同等規格PC來做說明。
27吋iMac 基本款組裝PC
處理器CPU3.2GHz 四核心 Intel Core i5,Turbo Boost 可達 3.6GHzIntel I5-6500【四核】3.2GHz(↑3.6GHz)/6M/HD530/65W, $6400
主機板MB 華碩 B150I PRO GAMING/WIFI/AURA(mini-ITX/1D1H/U3/M.2/i網/WIFI AC+BT4.1), $3490
記憶RAM8GB 1867MHz DDR3 SDRAM - 兩條 4GBUMAX 4G DDR4-2133, $710
硬碟1TB Serial ATA 硬碟 @ 7200 rpmToshiba 1TB (DT01ACA100)/32M/7200轉/三年保, $1680
顯示卡配備 2GB 視訊記憶體的 AMD Radeon R9 M380微星 GTX 960 2GD5T OC(鎧甲虎)(2G GDDR5)27.3cm.三年保固, $4390
電源供應器 曜越 TR2-500 P(500W)5年保/80+ 銅牌/主日系, $1590
鍵盤Magic Keyboard羅技 K270 多媒體鍵盤/無線/2.4GHz Unifying接收器, $629
滑鼠Magic Mouse 2羅技 B170 無線光學滑鼠(黑)/無線/1000dpi, $299
螢幕27吋Retina 5K螢幕(難以比較)
總計NT$61900NT$19648比較有爭議的是顯示卡跟螢幕部分,因為iMac是筆電用顯卡,所以本來效能就會比較差,GTX 960顯卡絕對是完勝,而iMac的最新賣點是Retina 5K螢幕,MAC在螢幕上一直是領先業界沒錯,目前普遍4K螢幕,售價也要1~3萬之間,乍看之下已經追平。
但以iMac的規格,坦白說連4K動畫專案都很難執行,是否要捨棄效能換一個超好螢幕,值得考慮一下。
總歸一句話,要輕鬆+要好看+不缺錢選MAC。要效能+要擴充+錢不多選PC。
7.結論先講我自己使用電腦的過程
2007年大一時買了一台2萬的PC,一直用到畢業後,中間有陸續升級
2013年進公司是使用6萬的iMAC(約2011年款)
2014年花了約9萬自己組了一台工作用PC
2016年花了約5萬組了一台家用PC,效能沒有比上一台好,但需求不同
2016年花了約1萬6買了一台二手MacBook Air(2013年款)
初期還沒開始賺錢,預算不多的時候,我建議買PC,主機螢幕加起來2~3萬差不多夠了,效能不用一次衝到頂,可以慢慢擴充,而且電腦配備價格跌很快,可能每個月都會跌一次,四年後同樣花3萬,你會發現可以買到比你當年好很多的電腦。
我上面PC的清單只有開到5萬多,這已經是一般使用者的頂標,如果要再往上,例如六核心八核心,這價格就不是加一點,會直接跳到8、9萬的範圍,因為你CPU升級,主機板也要升級,RAM也要加上去,可能還要插4張顯卡,甚至需要換一套新的散熱,全部配備價格都會往上拉,那錢包真的要夠深。
我已經有桌上型PC的情況下,筆電就會考慮買MacBook Air,他的確夠輕薄,外型好看,適合帶出去開會,而不需要拿來做專案,偶爾要PC跟MAC檔案轉換也可以拿來用,二手MAC其實保存都不錯,假設你不要求新,其實滿划算的。